每逢中午值班,我常常带着饭到值班室吃。因为每天上午是我们检验科最繁忙的时段,规定的午班人员吃饭时间,根本不可能真正抽出时间从容地吃饭。于是简单的午餐,总是在值班室匆匆解决。值班室和检验室对门,半开着门就能看到对面窗口的情况。就这不到十分钟的午餐也常常要被打断好几次,常有电话打进来需要急诊检验,或者门诊有急诊病人前来。
那天的中午也不例外。之所以记住那天的病人,是因为他急匆匆前来时站在值班室门口喊了一声:“有人吗”,听语气好像很急促。
听到喊声我急忙跑到门口,看到他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,瞥了一眼我就知道是大便标本,他看到我出来,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急着看呢”。我微笑着看了看站在门口的人,约三十多岁,个头不高,微胖,显得敦实沉稳,戴一副近视镜。经常接触形形色色的病人,能够看出此人该是性情温和的那类人,他所提的标本,依照惯常,我知道肯定是孩子的并且大约是不满一周岁的孩子。
显微镜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把极微小的内容放大几百甚至几千倍,让你纤毫毕现无处遁形。极微小的优点或者缺点,正确或者错误,都会极清楚地显现。所以在显微镜面前,我总是保持最低调的心态和最谦卑的态度。
显微镜下他所带来的标本有白细胞,我一边仔细分辨者着,一边习惯性地问他:“拉了几天了,原来查过吗?”“前几天刚查的,肠炎,看看好些没。孩子的啊,不是老人的。”我笑了,看了一眼检验申请单单,年龄一栏赫然写着8个月,说:“我知道是孩子的。”他更奇怪了,“你怎么知道是孩子的,从大便能够看出来吗?”
“不是标本,是经验。只有给孩子检查的才在这个时间来。”
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老人的先吃药看看就行,孩子的不行,孩子不会说,不能耽误……”。
在我打印报告的时候,他掏出手机打电话,可能是给他的妻子,语调轻柔和缓:“放心啊,没事,比原来好多了。我一会儿找医生看看结果就回去了。”我静静地站着等他打完电话,交给他报告单,看见他的脸上已不再是匆匆赶来时的焦灼,而是浅浅的笑意。
每当听到祖海那首《为了谁》,我也常低声哼唱几声。喜欢这首歌里的那句:你是谁,为了谁……有时心里感觉不平衡或者疲乏时,也常常因为扪心自问:你是谁,为了谁?答案不同,心境也常有所改变。
不顾午饭匆匆赶来的你,为了谁?